
2024年至2025年是中国供销社系统深化改革、加速数字化转型和业务模式创新的关键阶段。
一、发展概况:政策驱动下的全面复兴
在乡村振兴战略和数字经济的双重驱动下,供销社从传统流通服务商向现代农业综合服务商转变,业务覆盖农资供应、农业社会化服务、农产品流通、再生资源回收等领域。2024年全国供销系统销售总额突破万亿元,同比增长8.2%,基层社覆盖率达95%,社有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2%,展现出强劲复苏态势。
二、业务发展与销售业绩
农资供应主渠道地位巩固
2024年,供销社系统承担了全国60%以上的化肥淡储任务。例如,齐齐哈尔市供销社淡季储肥5万吨,全年供应化肥46.1万吨,同比增长10.1%;衢州市通过“供富大篷车”模式实现农资精准配送,保障春耕生产。农资供应业务的稳定增长为粮食安全提供了坚实支撑。
农业社会化服务规模化突破
土地托管成为核心模式。2024年,山东省供销系统托管土地530万亩,服务农户170万户,通过“土地股份合作+全程托管”模式,农户年均增收300元/亩;山西省构建“五张网”服务体系,托管面积达1277万亩,社会化服务规模超8000万亩次。河北省供销社通过“无人机+智慧农业”技术,植保效率提升20倍。
农产品流通网络升级
供销社加快构建县域三级商贸体系。2024年,浙江省“浙农服”平台实现农产品全链条数字化管理,销售额突破200亿元;云南省供销社打造“云品惠”电商平台,上线特色产品2324款,带动地标产品溢价率提升30%。冷链物流基建方面,广东省建成160万吨冷库容量,补齐流通“最先一公里”短板。
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创新
供销社在绿色转型中发挥重要作用。2024年,全国系统再生资源回收量超5000万吨,农膜回收率达75%。江西省供销社与龙煤集团合作开发再生资源项目,年处理量10万吨;宁夏中宁县通过智能化监管平台实现农机共享和废弃物分类回收。
三、创新模式探索
“三位一体”综合改革深化
浙江省以生产、供销、信用“三位一体”模式成为全国样板,2024年建成县级为农服务中心85个,服务覆盖90%以上行政村。衢州市柯城区通过数字化应用场景,实现农资、金融、技术服务的无缝对接。
社村合作与组织振兴
黑龙江省甘南县供销社通过“党建引领、村社共建”新建5个基层社,带动村级网点1237个;广东省阳江市试点“社村合作”,建设34个村级综合服务站,整合冷链物流和电商资源,助农增收超2600万元。
消费帮扶与品牌化运营
全国供销总社“832平台”累计销售脱贫地区农产品超400亿元,2024年助销1224万元。山西省打造“晋盐”品牌,拓展中药材产销网络,年销售额增长15%;湖南省“供销集市”整合87个县域特色馆,交易额达52亿元。
四、数字化转型:从工具革新到生态重构
电商零售平台与供应链升级
供销社作为服务“三农”的核心力量,凭借其独有的组织网络和农产品资源优势,正通过数字化平台建设重塑农村流通体系。商派提出的B2B2C模式,为供销社整合区域资源、贯通产销链路提供了创新路径。以下从平台架构、运营模式及实践价值三方面展开分析:

(1)商派B2B2C平台架构:多方协同的生态体系
供销社搭建的B2B2C平台以“供销社主导+商户入驻+消费者直连”为核心架构,形成三级联动机制。平台可集成自营与第三方商家资源,如农业合作社、加工企业、县域零售商等,通过标准化入驻审核与商品管理体系,确保农产品质量可控。
(2)创新模式:线上线下融合的闭环链路
- 线上预订与流量聚合:平台可依托微信、APP等多终端触达消费者,利用拼团、直播等社交化工具提升转化率。如明湖云购通过抖音“小时达”引流,结合数据选品精准匹配需求,实现爆款商品的即时曝光。
- 线下配送与仓储支撑:供销社依托县乡村三级物流网络,整合冷链设施与村级服务站,实现“今日下单、次日达”的高效配送。黄骅市供销社通过“线上商城+村级服务站”模式,由站点人员充当“买手”,解决农村用户触网难题。
- 供应链金融与品牌赋能:商派BBC平台可嵌入”汇付天下”的支付结算系统,对接产地认证等功能,助力供销社的数字化运营创新。
该模式不仅打通了农产品上行“最初一公里”,还通过工业品下行降低农民采购成本。供销社的组织优势进一步凸显:一方面,81.8%的县域销售额占比证明其深入基层的能力;另一方面,政策支持(如总社60亿元冷链投资)与数字化工具的结合,使传统网络焕发新活力。
商派提供的供销社B2B2C平台创新方案,本质是将分散的农业主体纳入数字化生态,通过资源整合与流量运营激活农村市场。未来,随着冷链物流、直播电商等配套完善,这一模式有望成为乡村振兴的核心引擎,实现“农民增收、消费升级、产业振兴”的三重目标。
冷链物流与物联网应用
广东天扬冷链投资5亿元建设骨干网,2024年冷库周转率提升50%,损耗率降低至5%以下;浙江“鲜丰汇”平台通过智能温控系统,生鲜配送时效缩短至12小时。
数字治理与基层赋能
宁夏建成全国首个省级“数字供销”示范区,集成大数据、农事服务、社务管理平台,覆盖231个乡村站点。
智能化农业服务
山东鲁供模式:通过AI算法分析土壤和作物数据,实现精准施肥和病虫害预警,托管土地亩均增产20%。江苏天合云商:构建“1基地+3平台+1决策中心”数字化体系,宿迁张渡村高粱亩产突破1000斤,技术覆盖率提升至80%。
五、挑战与未来展望
现存挑战
数字化转型壁垒:基层社技术人才短缺,40%的县域供销社缺乏自主运营能力。
市场竞争加剧:大型电商平台下沉,供销社市场份额面临挤压。
未来方向
全域数字化生态:到2025年,预计全国80%的基层社将接入省级智慧平台,AI技术普及率达60%。
绿色低碳循环:再生资源回收量目标突破1亿吨,农膜回收率提升至90%。
全产业链整合:推动“供销社+合作社+农户”模式,实现从生产到消费的闭环服务。
结语
2023-2025年,供销社系统通过政策赋能、模式创新和技术革命,正从传统流通组织蜕变为乡村振兴的核心引擎。数字化转型不仅重构了服务生态,更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树立了标杆。未来,供销社需进一步强化数字基建、深化社企改革,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、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。
商派官方订阅号
领取相关报告
近期文章
- 破茧蝶变:中成药企业的数字化营销突围战
- 淘宝发布《2025年闲鱼谷子趋势报告》:游戏IP“恋与深空”登顶!哪吒IP谷子激增2346%谷子经济、吧唧效应持续火爆!
- 无人机飞控系统的产业变革:艾飞智控、边界智控、狮尾智能遥遥领先
- 2025年隐形眼镜行业深度报告:趋势、挑战与机遇
- 开云集团Kering一季度营收同比跌14%;Gucci带头“摆烂”,YSL、BV逆势增长
- 2024 年中国头部互联网企业财报解读:阿里财报、腾讯财报、京东财报、美团财报、拼多多财报、小米集团财报
- 【深度报告】2025中国生鲜电商图鉴:有人年入230亿,有人卖菜3年就凉凉···
- 2025小红书实战攻略:从规则解析到爆款打造的完整指南
相关文章
产品推荐
- B2B/B2B2b/S2B2B数字化系统 经销商订货管理数字化解决方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