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对中国汽车后市场进行了全面剖析,从定义、产业链、外部驱动因素、市场端、服务终端、经销端到生产端,深入探讨各方面现状与趋势,并提出企业发展建议。汽车后市场在政策、经济、社会文化和技术等因素推动下,消费主体、市场活动、业务范围、竞争格局和服务模式等方面均发生显著变化,企业需洞悉趋势,制定相应策略以适应市场发展。
一、中国汽车后市场概述
中国汽车后市场广义上涵盖汽车销售后的所有服务,狭义则聚焦于汽车维修、保养、美容、改装和用品销售等。其产业链涉及生产端、经销端和服务终端,包括汽车配件生产商、经销商、各类服务门店及后市场消费者等众多参与主体。
二、外部驱动因素分析
- 政策因素
- 直接政策:近五年,国家出台多项直接针对汽车后市场的政策,如交通运输部修订相关规定,持续深化 “放管服”,重视安全并新增电动汽车要求;公安部明确汽车改装范围等,以加强行业规范化发展,细化行业要求。
- 间接政策: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、消费刺激政策和二手车政策等间接影响汽车后市场。如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影响汽车保有量及市场结构,进而影响后市场发展。
- 经济因素
- 后疫情时代,我国消费市场恢复较好,2023 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 47 万亿元创历史新高,但大额消费需求持续减弱,汽车类商品消费自 2018 年起表现疲软,未来 “买车” 热度可能依旧不乐观,这与居民收入预期不确定性有关。
- 社会文化因素
- 我国消费者对网购依赖度持续提升,2023 年网购用户规模突破 9 亿人,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比超四分之一,汽车用品电商渠道占比达 26.9%。
- IP 产业蓬勃发展带动 IP 联名模式兴起,汽车后市场产品消费化、个性化趋势明显,可能成为 IP 联名重要战场。
- 技术因素
- 大数据、AI 大模型等新技术加速改变汽车行业,在汽车营销、车辆诊断、维修、金融保险方案测算和二手车估值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前景,有望推动汽车后市场智能化发展。
三、市场端现状及趋势
- 消费群体变化
- 决策主体泛化:汽车后市场消费决策主体从车主扩展到车主家庭。
- 年龄结构变化:90 后车主进入市场,占比增加,不同年龄车主在后市场偏好的服务类型不同,如 60 后注重维修,90 后对轮胎、美容项目兴趣较高。
- 性别结构变化:女性车主占比持续提升,尤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,且女性对汽车保养、美容市场关注度高,对保养项目关注度仍在上升。
- 后市场活动多样化
- 车友会 / 俱乐部:服务更加个性化、多元化,车企重视运营以提高车主粘性,同时其他后市场企业也加入运营,实现业务引流。
- 汽车赛事:活动种类丰富多样,我国承办多种级别汽车赛事,相关基本设施不断完善,成为后市场产业发展重要引擎之一。
四、服务终端现状及趋势
- 业务情况
- 汽车维保:进厂台次有增有减,不同项目毛利率差距大,新能源汽车维保市场规模增长迅速但单车维保价值下降。
- 美容及改装:车衣膜市场有增长潜力,汽车改装市场需求增加但供应端技术水平有待提升,不同年龄段车主改装偏好有差异,新势力品牌用户改装热情高,智能化趋势下智能硬件改装需求提升,改装技术标准和测评标准正加速健全。
- 汽车用品销售:汽车装饰品和智能化汽车产品市场持续增长,如汽车香氛需求增加,车载电器市场规模提升,新衍生出多种汽车用品。
- 智能化服务:新增 OTA 软件服务,但当前智能网联服务在后市场收益较小。
- 参与主体竞争格局
- 车企:新能源品牌适合直营售后模式且不断延伸售后价值链,部分车企调整回 “直营 + 授权” 模式,同时逐步将改装纳入销售售后体系。
- 经销商 / 4s 店:经销商企业面临生存压力,头部经销商集团寻求转型,小型经销商退网后向做精做专发展,经销商更注重车龄较短的车主粘性。
- 独立售后门店:市场具备高增长潜力,中大型连锁门店竞争优势突出,独立售后更愿意尝试新兴业务。
- 汽车商贸综合体:各地出现多个汽车商贸综合体项目,提供一站式服务。
- 非主营车载业务的消费品品牌专营店:车载香薰领域家用香氛品牌占主导,车载电器市场竞争格局不稳定,头部小家电主要依托自有成熟渠道销售车载用品。
五、经销端现状及趋势
- 参与主体分析
- 车企直营备件供应运营商:售后备件供应体系向协同最优升级,部分车企在海外建立供应体系且越加开放原厂备件外销。
- 大型连锁品牌的自营供应体系:形成完整自营供应链体系,通过与车企合作进入原厂维修体系,O2O 业务模式简化汽配供应链,基本实现全链条数字化。
- 独立售后市场经销商:汽车配件分销体系向扁平化发展,中间层汽配经销商加速转型。
- 配件流通时可借用的其他领域经销渠道:综合性商超百货直接对接生产商,消费品销售渠道分销层级减少。
- 发展趋势
- 经销 / 分销渠道正向扁平化发展。
- 车企及大型连锁品牌加强自营供应链体系建设。
- 独立汽配经销商加速转型。
六、生产端现状及趋势
- 业务情况分析
- 汽车维保零配件情况:不同零配件价格涨跌不一,多数零配件销量增幅不明显,区域市场销量同比变化有差异。
- 参与主体分析
- 汽车维保生产商:新能源及智能化趋势下三电及软件供应商进入后市场,部分主机厂以第二配件品牌直供独立后市场,部分配件国产化率提升,不同类型配件市场品牌集中度呈现不同趋势。
- 汽车美容及改装生产商:供应端技术提升推动美容改装行业增长,市场需求激增引发大量初创生产商出现。
- 汽车用品生产商:头部小家电企业加速布局车电市场。
- 发展趋势
- 汽车零部件企业加速向后装市场渗透。
- 非车载领域头部品牌加速向后装市场渗透。
七、汽车后市场企业发展建议
- 服务终端企业
- 车企直营门店:以提高 “车主保持率” 和 “车主活跃度” 为核心,注重场景化需求和用户体验,利用政策锁客,加强与车主互动,重视前后装市场衔接。
- 经销商 / 4s 店:提升 “车主保持率” 和 “车主活跃度”,优化业务组合,开展区域性活动。
- 独立售后门店(大型连锁品牌):借助差异化优势拓客,加深与车企合作提升品牌价值。
- 独立售后门店(单店):基于目标人群聚焦业务,可考虑加盟或被授权加入大型连锁品牌。
- 经销端企业
- 车企直营备件供应体系:实现服务水平、时效、成本、质量协同最优升级,减少经销商层级,引入数字化工具,优化前置仓布局。
- 大型连锁品牌的自营供应体系:构建全面可控供应链体系,深化与原厂件生产商合作,完善物流仓储布局,利用数字化能力优化供应链管理。
- 独立售后市场经销商:尽快转型,可成为连锁经销品牌或加入其他连锁品牌。
- 生产端企业
- 汽车零配件企业:头部企业打造独立售后品牌,中小型企业选择有前景细分领域,前装市场企业借助与车企合作进入后市场。
- 非汽车产业链企业:基于汽车周边用品切入后市场,利用自身资源扩张业务。
结语
中国汽车后市场在多种因素驱动下正经历深刻变革,市场规模不断扩大,发展机遇众多,但也面临竞争加剧、行业规范有待完善等挑战。各参与主体应把握趋势,优化业务布局,提升服务质量,以在竞争中脱颖而出,共同推动汽车后市场持续健康发展。
-
商派官方订阅号
-
领取相关报告
近期文章
相关文章
产品推荐
- 品牌云店新零售商城 品牌连锁O2O新零售商城系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