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在当今中国消费市场,渠道融合与革新已成为行业发展的主旋律。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不断变化的消费者需求,各大消费品企业正积极探索”艰难但正确”的转型之路。其中,DTC(Direct-to-Consumer)模式作为零售变革的重要方向,其定义与实践已发生深刻演变。本文将全面剖析DTC模式在中国消费零售行业的发展历程、实践案例与未来趋势,为品牌企业提供转型参考。
DTC模式的内涵演变:从直销到价值驱动
传统意义上的DTC模式强调”直达消费者”,通过消除中间环节实现品牌与消费者的直接对话。然而,经过5-10年的发展,DTC的内涵已发生显著拓展。今天的DTC不再局限于简单的渠道缩短,而是演变为以广义用户(包括2C消费者和2B客户)价值为核心的经营理念转型。
罗兰贝格分析指出,卓越零售转型已成为中国消费行业的必然选择。这种转型不仅是渠道和数字化的具象表现,更是对消费者需求的进阶价值经营,体现了企业从传统生意模式向用户价值驱动模式的根本转变。消费零售的本质在于”得人心者得天下”——能够更好地满足用户进阶需求、强化品牌心智、为渠道伙伴创造增长可能性的企业,将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。
值得注意的是,不同品类对DTC模式的探索程度存在差异,主要受行业竞争程度、发展阶段、市场定位及数字化渗透率等因素影响。一般而言,竞争越激烈、数字化程度越高、行业越成熟的品类,其DTC探索越深入。但整体而言,消费零售各细分品类都在DTC转型浪潮中进行着各自的尝试与创新。
中国DTC模式的发展历程:三个阶段演进
中国消费零售行业的DTC转型探索经历了三个明显的演进阶段,每个阶段都呈现出不同的特征与重点。
第一阶段:线上渠道DTC探索期
这一阶段主要集中在数字原生品牌和纯线上零售企业,它们通过电商直销(尤其是旗舰店模式)直接与消费者建立联系。品牌企业开始从”粉丝经济”转向深耕目标人群,尝试用户全生命周期管理。线上渠道平台成为主战场,品牌能力模型的构建是核心议题。
第二阶段:线上线下融合期
在特殊时期(如疫情)的推动下,消费者需求快速进阶,线下实体店价值被重新审视。品牌企业更加注重数字化与实体空间的结合,通过社群运营和长期社区用户经营,加强与消费者的情感和价值链接。”场、人、互动”成为构建消费者体验的三大基石,而”社区、数字化、可持续”则成为提升终端体验的新兴抓手。
这一阶段为DTC发展提供了独特机遇,迫使品牌全力探索线上社群经营、O2O结合及社区建设。许多新锐品牌与传统品牌都在这一时期实现了显著突破,为行业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与能力基础。
第三阶段:用户价值深化期
随着环境正常化,前期积累的DTC红利有所消退,各行业新趋势持续深化。品牌开始更贴近消费者,并将”C”的定义从”Consumer”(消费者)拓展到”Customer”(客户),涵盖更广泛的用户群体。这一阶段强调对用户价值的深度挖掘,实现从以消费者为中心到以用户价值为中心的升级。
罗兰贝格强调,当前中国消费零售行业的DTC转型应被视为一种体系化升级,是企业传统生意的进阶生态。对内追求极致效率与增值服务的平衡,对外实现用户价值的深度挖掘,这才是DTC模式的本质所在。
DTC转型的三大关键挑战与应对策略
尽管DTC模式前景广阔,但企业在转型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。罗兰贝格研究指出,主要挑战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:
渠道冲突管理
DTC渠道与传统经销商渠道、多品牌渠道之间常存在产品组合、价格策略和传播策略的不协调。品牌需要谨慎权衡不同渠道的影响,实现跨渠道协同与效能放大。关键在于建立清晰的渠道定位与分工,避免内部竞争消耗。
消费者期望捕捉
随着消费者期望不断提高,品牌必须在无缝体验设计和全渠道策略上加大投入。这要求企业深入理解消费者动机,敏锐洞察需求变化。数据显示,61%通过DTC渠道购买的消费者会从其他渠道获取信息,说明全渠道曝光至关重要。
资源合理分配
DTC转型涉及渠道、工具、地域和职能间的复杂资源分配决策。品牌需要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,确保资源投入能够带来最大化的能力提升与回报。特别是在组织架构和人才建设上,需要打破传统思维,构建适应零售转型的新型能力。
面对这些挑战,罗兰贝格调研发现,传统企业通常经历三个阶段转型:从”做业绩”的传统模式,到”做管理”的赋能模式,最终进阶至”做零售”的泛DTC模式。这一过程体现了运营精细度与零售涉入度的不断提升。
因地制宜:三大DTC实践模式解析
不同行业、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基于自身禀赋与行业特征,发展出多样化的DTC实践模式。罗兰贝格通过大量案例研究,总结出三种主要类型:
DTC直销模式—
通过直接开设线上线下店铺面对消费者,常见于鞋服、快时尚品牌。这种模式下品牌掌控力强,能够直面消费者,执行敏捷。典型案例是某中高端运动时尚品牌,通过全直营体系实现五年内营收从140亿到250亿的跨越式增长。
该品牌的关键成功因素包括:
• 总部零售负责人直接管理旗舰店组织,敏捷反馈市场声音
• 结果导向的KPI考核,明确总部与区域分工
• 数据驱动的全渠道运营管理,实现效能最大化
区域直营模式—
通过设立区域经营团队/子公司深耕重点市场,结合经销网络”抓大放小”。某消费电子品牌通过此模式实现从线上到线下的成功拓展,构建三级门店体系(旗舰店+专卖店+加盟店),五年内营收从2000多亿增长至3600多亿。
该模式的特点包括:
• 自营旗舰店树立标准,加盟店快速扩张
• 数字化工具提升门店管理效率
• “销服一体”的服务体系增强用户体验
共建区域模式
与经销商共同开发运营区域市场,实现资源互补。某耐消品行业领导品牌通过此模式成功转型,关键举措包括:
• 股权绑定深化与经销商利益共享
• 从”卖货”转向综合性服务供应商定位
• 创新线上线下融合的销售分成机制
这一模式特别适合需要借助经销商属地化能力的行业,能够降低新市场进入成本与风险。
DTC转型的三大核心支点与九大关键要素
基于大量案例研究,罗兰贝格提炼出DTC转型成功的三大核心支点与九大关键要素,为品牌企业提供系统化的转型框架。
支点一:端到端一致性贯通(Consistent end-to-end go-through)
• 人:建立体系化消费者数据获取与洞察机制
• 货:基于人群制定差异化产品/营销策略
• 场:实现多渠道协同与精准匹配
支点二:渠道管理革新(Channel Empowerment)
• 权:构建扁平敏捷的组织架构
• 助:提供培训与数字化工具支持
• 合:以用户经营思维促进全渠道闭环
支点三:经营管理理念转变(Change management)
• 智:建设数字化决策平台
• 行:从业绩导向转向零售思维
• 心:倡导”零售即细节”的文化理念
这三大支点九大要素共同构成了DTC转型的系统化框架,指导企业在不同层面协同推进变革。
未来展望:DTC仍是穿越周期的关键能力
面对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,DTC模式依然是企业抵抗压力、保持竞争力的重要战略。其核心价值体现在:
• 强化消费者关系与品牌影响力
• 增强品牌控制力与一致性
• 提升市场响应速度与敏捷性
需要明确的是,卓越零售转型绝不是要摆脱经销商,而是对渠道管理的升级;不是推倒重来,而是关注生态体系进化。成功的关键在于企业从”身”(行动)、”心”(文化)、”智”(能力)三个维度全面拥抱变革。
展望未来,罗兰贝格认为零售变革将进一步加速。品牌需要通过DTC转型打造高韧性、有竞争力的商业资产,全面赋能生态系统,实现传统破茧,这才是制胜未来的关键所在。
在消费极度内卷的当下,唯有回归经营本质,以用户价值为中心,构建端到端的零售能力,品牌才能在这场深刻的渠道变革中立于不败之地。DTC不是终点,而是品牌通向卓越零售的必经之路。
商派官方订阅号
领取相关报告
近期文章
相关文章
产品推荐
- OMS全渠道智能运营中台 公私域连通/多系统集成/全渠道订单智能路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