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短剧行业正经历从野蛮生长到精品化发展的关键转型期。2024年,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已达505亿元,同比增长35.1%,预计2025年将突破634.3亿元,这一数字已超越2024年内地电影全年425亿元的票房成绩。
本文将从行业发展现状、市场格局演变、内容创作趋势、百度生态布局、营销策略升级以及未来挑战六个维度,全面剖析这份报告所揭示的短剧行业2.0时代的机遇与变革。
短剧行业2.0时代:从野蛮生长到精品化转型
短剧行业已经完成了从0.0时代到2.0时代的进化历程。回溯发展轨迹,2018年之前是行业的萌芽期,综合视频平台尝试推出”段子拼盘”式情景喜剧,但尚未形成独立的内容类型。2018-2019年进入探索期,随着短视频平台崛起,剧情类短视频创作者开始涌现,可视化网文广告出现,成为投流微短剧的前身。
2020年作为短剧元年具有里程碑意义,官方正式认可并将网络微短剧纳入监管体系,广电总局在备案类别中新增”网络微短剧”分类,并明确定义及审核标准。这一年,微信付费微短剧小程序上线,商业化投流模式初现雏形,各大平台加速布局,推出激励计划积累用户基础。2020-2021年成为行业的成长期,商业模式初步确立。

2022至2024年初是短剧行业的爆发期,产值迅速攀升,2023年爆款频现,话题度、充值金额和分账收入均创新高。小程序投流剧成为主流形式,独立App纷纷涌现,各平台加大激励力度。与此同时,广电总局开始常态化治理,扶持精品创作,并发布旅行创作计划。微短剧出海成为新风口,获得海外市场好评。
进入2024年,短剧行业正式迈入2.0转型期。在外部政策管理和内生发展逻辑的双重驱动下,行业逐渐回归理性,从单纯的视听”产品”向具有艺术价值的”作品”转变。这一阶段,行业体量持续提升,用户规模、市场规模、从业机构规模和内容供给均创新高,而生产方式、商业模式等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。政策层面,对短剧的管理与引导趋于常态化,推动行业向精品化、专业化、规范化方向发展。
当前短剧行业呈现出三足鼎立的分类格局。按备案方式可分为:总投资额100万元及以上的重点微短剧(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审核);30-100万元的普通微短剧(由省级广电部门审核);以及低于30万元的其他短剧(由播出平台管理)。按商业模式划分,包括需付费点播的IAP模式、依靠广告盈利的IAA模式,以及结合两者的IAAP混合模式。按发行逻辑则分为以竖屏为主、高度依赖投流的小程序/独立App短剧;头部短视频社交平台播出的端原生微短剧;以及爱优腾芒等综合视频平台播出的会员分账模式横屏短剧。

市场格局与用户洞察:短剧成为数字内容消费新主力
中国微短剧市场在2024年展现出惊人的增长势头,市场规模达到505亿元,同比增长35.1%,预计2025年将进一步增至634.3亿元。这一数字已经超越传统影视行业——2024年内地电影全年票房为425亿元,显示出短剧已成为影视市场新支柱。
更值得注意的是,微短剧用户规模已达5.76亿,占整体网民的52.4%,超过了网络外卖用户(5.53亿)、网络文学用户(5.16亿)和网约车用户(5.03亿),成为数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市场供给方面,2024年全年上线微短剧数量预计达2.4万部,其中长视频平台约1350部,短视频平台同比增长27.5%,小程序和APP平台则高达2.3万部。行业参与者数量也大幅增加,现存微短剧相关企业8.33万家,2024年新注册8157家。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红果短剧APP的异军突起,月活跃用户飙升至1.58亿,成为2024年增长最快的黑马应用。
短剧行业的商业模式正在经历显著演变。随着投流剧利润下降、内容制作成本提升以及更多品牌方入局,短剧从最初的单一IAP付费模式,发展出IAA广告模式和IAAP混合模式。2024年IAA市场规模已达250亿,免费用户成为增长主力军。广告盈利模式也呈现多样化趋势,包括贴片广告、信息流广告、品牌植入和品牌冠名等多种形式。

短剧出海成为行业新风口,中国短剧APP在全球市场表现抢眼。2024年1-8月,点众科技的DramaBox累计下载量达4897万,累计收入8954万美元;枫叶互动的ReelShort下载量3872万,收入7655万美元;九州文化的ShortTV下载量4720万,收入4331万美元。行业预计海外短剧市场具有长期发展空间,成为中国创造的又一文化现象和领先应用。
用户行为分析显示,短剧需求高度集中于移动端,占比达92%,24年月均搜索热度2203万,年增长29%。搜索行为呈现明显季节性波动,新剧上线常带动32%的检索高峰。热搜短剧如《无敌六皇子》《桃花马上请长缨》《镇国神婿》等,月均搜索指数超过280万,热度与开播及宣发节奏高度相关。
内容创作方面,爆款密码在于精准把握用户情绪供给。中老年霸总题材如《闪婚老伴是豪门》《从五十岁开始闪婚》意外出圈;紧跟时事热点的《裁员裁到大动脉》《我中专生横扫全球数学大赛》引发共鸣;家庭伦理剧《儿媳将我塞进麻袋后我杀疯了》《我最亲爱的》抓住生活矛盾点;而虐恋情感剧《爱你像心跳难触摸》《死后才知我竟是京圈太子白月光》则满足用户爱恨交织的情感需求。这些成功案例证明,抓马、反转、揪心的剧情更能抓住特定人群的情绪视点。

百度短剧生态布局:构建全场景营销矩阵
百度短剧生态在2025年迎来全面升级,提出”短剧新篇AI伴飞”的营销战略,通过场域拓展、效率提升、效果优化和供给增加四个维度,构建更加完善的短剧营销体系。百度生态拥有庞大的用户基础,百度APP月活跃用户达6.79亿,百度移动用户规模超过10亿,为短剧业务提供了广阔的流量池。
百度短剧规模呈现高速增长态势,已与300多家腰部及以上版权方达成深度合作,平台短剧数量超过36000部,短剧日活跃用户达4000万。数据显示,百度短剧用户规模年增长达452%,端内付费GMV年增长571%,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。过去一年,百度短剧大盘实现了量与效的双重提升,为内容方和广告主创造了显著价值。
2025年百度短剧经营阵地迎来全方位升级,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:
• 场域升级:构建”搜+推”多样化呈现形态,商域空间更加广阔,流量入口更为多元。具体包括原生推荐、搜索结果、频道页和活动页等多场景触达;
• 能力升级:支付环节支持多付费面板和虚拟币支付;合作模式上实现IAP+IAA双轮驱动和API批量管理;版权保护方面建立短剧备案及版权验证机制,开通侵权申诉通道;结算周期缩短至周结,提升资金周转效率;
• 商业投流平台升级:推出ROI双出价产品,提供线上赔付兜底保障;原生广告扩展软广流量池,采用无广告标更原生形式;免费短剧IAA模式提供广告变现分成和专属扶持政策;结构化能力实现人群精准触达,加速召回冷启动;
• 资源政策加持:系统资源方面,通过爆款剧策略、新剧探索策略和亿级自然分发助力内容曝光;政策资源包括ROI赔付、服务费豁免和激励返点等多重保障,降低运营风险。
百度短剧生态构建了多层级的内容合作体系,满足不同类型合作伙伴的需求:
• 短剧合伙人计划:提供全方位生态布局,一站式平台服务实现降本增效;
• 免费剧合作:通过广告分成模式创造收益;
• 独播剧合作:打造差异化内容优势;
• 政务合作:探索短剧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价值。
在品牌合作方面,百度推出了创新的品牌定制剧模式,通过度星选平台联合品牌主与短剧达人共创精品内容。短剧商单形成完整交互路径:内容展现→转化组件挂载→点击进入落地页→原片/二创加热→打开短剧合集播放器→观看到付费节点→付费解锁,实现资产沉淀和价值转化。百+内容助推帮助打造爆款,加速付费转化过程。
广告植入方面,百度提供多玩法整合营销方案,包括百度搜索超大流量池、商品挂载原生样式、片尾鸣谢品牌曝光、口播植入智能提效等方式,配合专项扶持政策,保障ROI达成。针对优质短剧IP,百度构建了品专阵地提升精品短剧形象,通过搜索品牌/剧场名触发首位展现,实现品质提升和品牌转化。短剧IP品专可实现搜索剧目名强势霸屏,剧集直达核心人群,高能片段前置吸引,最终实现IP内容与商业价值的双增长。
营销策略与AI赋能:智能化驱动短剧产业升级
百度在2025年推出的短剧营销升级战略中,AI技术扮演了核心角色,为短剧营销提供了智能化解决方案。在免费短剧领域,百度构建了三重能力体系以确保营销效果:
探量精准化系统通过全渠道数据回传,尤其适合全网转化样本量30万+的客户,实现消耗提升27%,次留率提高14%。百青藤定制探量服务提供优质媒体包,后验主动排除低效渠道,优质分支扩触发,以及结构化探索,全面提升获客质量。意图词定向技术帮助找到特定类目强诉求用户,提高营销精准度。
深转模型矩阵构建了多层次用户留存体系,包括基础留存模型、激活+次留模型、激活+七留模型和激活+每留模型,形成完整的用户生命周期管理。衍生行为自定义功能通过对买变活跃用户、偏好行为用户、安装活跃用户和2-14留用户的精细划分,实现精准营销。关键行为模型则通过特定行为埋点和数据回传,捕捉高价值用户信号。
专属模型优化方面,质量分模型通过区分用户价值并回传分档打分,实现消耗增加4%,成本降低2%,七留率提升7%的优化效果。定制行业推理模型结合用户行为序列,从”人+场景”维度预测行为集合,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持。
百度大盘榜单揭示了当前短剧市场的热门内容趋势。外循环TOP剧目如《总裁夫人从农村来给你撑腰了》《震惊洞房夜丑妻变绝美女帝》等,多聚焦身份反转、家庭伦理等主题;内循环TOP剧目如《命剩仨月顾小姐放飞自我了》《谁怜寸草心》等,则更多涉及重生、爱情、家庭等元素。这些数据为内容创作和营销投放提供了重要参考。
短剧行业benchmark数据显示,付费外循环的CTR在3.3%-3.8%之间,CVR为0.8%-1.3%,CPM约55-65,CPA在220-230区间;付费内循环表现更优,CTR达3.5%-4.0%,CVR高达5.5%-6.0%,CPM为40-50,CPA仅15-25;免费内循环CTR最高,达到7.3%-8.0%,CPM约12-16。这些指标为行业提供了可量化的效果参考。
百度推出的AI Max智能投放系统代表了短剧营销的技术前沿。该系统通过三大核心能力提升投放效率:智能基建调优针对信息流持续放量需求自动优化基建;AIGC生成创意结合用户需求和意图动态生成视频素材;自动采纳规则为新增物料单元提供智能化管理。短剧版AI Max还提供专业编辑器、一键出图、生成短剧空境片段、高光图片生成等功能,极大提升创意生产效率。
AI技术在短剧营销中的应用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:
• 降门槛:学习行业专家经验,识别营销场景,降低操作难度;
• 更可控:提供个性化定制策略,满足多样化需求;
• 可优化:建立正负向反馈调优引擎,持续改进效果;
• 自动化:实现自动盯盘和执行,提升运营效率。
智能托管系统通过调控全域流量扩大GMV规模,带动ROI稳定增长。具体功能包括支持50个作者账号批量投放,自动挑选优质素材;冷启阶段快速测试,锁定最佳策略;实时监控投产,停投差效果素材;自动追投优异素材,智能出价最大化ROI。数据看板直观展示素材表现,系统自动进行统计分析,深度挖掘素材潜力,精准优化投放策略,实现高效省时、提升ROI和助力决策的目标。
挑战与未来展望:短剧行业的发展路径
尽管短剧行业前景广阔,但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仍面临多方面的挑战。内容同质化是当前最突出的问题,大量短剧集中在霸总、重生、逆袭等有限题材上,缺乏创新性和多样性。过度依赖”爽点”和套路化剧情可能导致用户审美疲劳,影响行业长期健康发展。如何平衡商业性与艺术性,在满足大众娱乐需求的同时提升内容品质,是行业亟需解决的难题。
监管政策的常态化对短剧行业提出了更高要求。随着广电总局对重点微短剧、普通微短剧和其他短剧实施分类管理,内容制作方需要更加注重合规运营。备案审核、版权保护、内容价值观导向等方面的监管加强,虽然短期内可能增加制作成本和管理负担,但长远看有利于行业良性发展。如何在政策框架下保持创作活力和商业创新,考验行业参与者的适应能力。
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也面临考验。IAP付费模式依赖持续投流,获客成本不断攀升;IAA免费模式需要足够大的用户规模支撑;而IAAP混合模式仍在探索阶段。随着平台分成政策变化和广告市场竞争加剧,短剧变现渠道需要更加多元化。此外,短剧生命周期普遍较短,如何延长IP价值、开发衍生价值成为盈利关键。
技术层面,AI应用虽然前景广阔,但实际落地仍存在诸多挑战。AIGC生成内容的质量和版权问题、算法推荐的伦理边界、数据隐私保护等都需要建立行业规范。AI技术的引入也可能加剧行业马太效应,头部企业凭借技术和数据优势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,中小创作者面临更大竞争压力。
展望未来,短剧行业将呈现五大发展趋势:
• 内容精品化:从”产品”向”作品”升级,多元题材融合,打造全民爆款,延长剧集生命力。报告将”内容精品化”列为2025短剧营销首要关键词,预示着行业价值取向的转变;
• 变现多样化:免费短剧崛起,”短剧+”模式拓展,品牌合作多元化,渠道运营精细化。IAA市场规模已达250亿,与IAP模式形成双轮驱动;
• 布局全球化:北美、日韩、东南亚成为出海重点市场,通过题材本土化微创新实现中国特有文化输出。数据显示中国短剧APP已在海外取得显著成绩,如DramaBox累计下载量达4897万;
• 技术智能化:AI将在内容生产、用户洞察、精准营销、版权保护等环节发挥更大作用。百度”AI伴飞”战略体现了技术赋能行业的发展方向;
• 产业生态化:形成从IP孵化、内容制作、平台分发到商业变现的完整产业链,各环节专业分工协作。百度短剧生态的300家版权方合作、36000部短剧储备展示了生态化发展的成果。
短剧行业的社会价值将日益凸显。一方面,作为新兴文化形态,短剧反映了大众心理和时代情绪,具有文化记录和传播功能;另一方面,短剧正在成为就业创业的重要领域,8.33万家相关企业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。未来,短剧还可能拓展至教育、科普、政务等更多社会服务领域,实现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。
行业参与者需要着眼长远,避免短视行为。内容方应加大创新投入,摆脱低水平竞争;平台方需平衡商业利益与生态健康,支持优质内容;监管方宜采取分类指导原则,促进行业规范发展。只有各方协同努力,才能使短剧行业真正实现从”规模增长”向”质量发展”的转变,让500亿市场仅仅成为行业发展的起点而非巅峰。
商派官方订阅号
领取相关报告
近期文章
- 被日本ZOZO收购后,曾获LVMH投资的伦敦时尚数字平台LYST如何重塑全球时尚电商格局?
- 美团王兴豪掷千亿狙击京东,外卖大战背后的即时零售野心
- 开局良好!GDP同比增长5.4%!国家统计局公布2025年一季度国民经济数据
- 什么是Omni-Channel(全渠道),与Multi-Channel(多渠道)的区别是什么?国际品牌如何用“Omni-Channel 无缝体验” 征服消费者? |商派全渠道观察
- 什么是“会员积分商城”?一文读懂会员积分商城的玩法、价值与运营策略
- 2025年时尚消费大揭秘:新三代如何引领潮流新趋势?
- 流量猛增,京东外卖崩溃?刘强东的“5%利润”宣言与美团的隔空交锋
- 育见未来,成长相随:2025年母婴行业消费趋势与营销革新趋势
相关文章
产品推荐
- 全渠道一盘货OMS方案 全渠道一盘货库存管理与共享/全渠道订单智能路由履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