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农夫山泉于2025年3月25日晚间发布2024年度业绩公告,财报数据显示,尽管面临消费环境承压及网络舆情挑战的双重影响,企业仍展现出强劲韧性。其核心包装饮用水板块收入虽同比下降21.3%至159.52亿元,但茶饮料品类实现突破性增长,收入规模达167.45亿元,同比增速高达32.3%。全年净利润录得121.23亿元,延续稳健增长态势。
值得关注的是,尽管去年3-5月市场出现阶段性波动,农夫山泉仍稳居中国包装饮用水行业市占率榜首,成为唯一在承压市场中保持营收利润双增长的行业龙头。茶饮料板块的结构性突破与包装水领域的品牌韧性,共同构筑起企业穿越周期的核心竞争力。
一、水源地战略:以“自然资产”构筑核心壁垒
农夫山泉的长期主义首先体现在对水源地的深耕。自1996年在千岛湖建立首个水源地起,公司便以“天然水源战略”为核心,通过“水源地建厂、水源地灌装”模式构建护城河。截至2024年,其在全国布局了12个主要水源地,涵盖山泉水(如四川峨眉山、安徽黄山)、深层湖库水(如浙江千岛湖)、深层地下水(如新疆天山)等类型。这一布局不仅确保了水质优势,更通过缩短运输半径(平均500公里)降低物流成本,形成“产地-市场”的高效链路。
2024年,农夫山泉新增黄山水源地并同步推进6个水源项目,总投资达历史峰值,仅黄山水源地投产后年产能即达160万吨。这种重资产投入看似短期成本高企,实则通过锁定稀缺资源形成长期竞争优势。正如钟睒睒所言:“占据优质水源就是占据价值链顶端”。行业跟随者如怡宝推出天然水产品的动作,也印证了这一战略的前瞻性。
二、茶饮料崛起:技术沉淀与产业链垂直整合
在包装水业务受舆论冲击下滑21.3%的背景下,茶饮料以32.3%的增速扛起增长大旗,营收占比首超饮用水达39%。这背后是长达十余年的技术积累:
- 工艺突破:东方树叶采用Log6无菌冷灌装技术,将微生物控制标准提升至百万分之一,14条生产线达到行业最高标准,低温灌装技术完整保留茶香。
- 原料掌控:从2007年赣南脐橙种植到云南茶叶自采,公司构建了“从田间到灌装”的全链条控制。云南茶区通过技术改造,将毛茶日产能提升至120吨,风味合格率从52%跃升至90%。
- 前瞻布局:东方树叶历经14年蛰伏,前6年持续亏损仍坚持投入,最终抓住无糖茶风口,近三年复合增长率超86%,占据细分市场超40%份额。
这种“慢研发、快迭代”的模式,使得农夫山泉在2024年无糖茶混战(全年新增489个SKU)中仍保持优势,即便行业增速从76.1%降至11.2%,其茶饮料营收仍逆势增长40亿元。
三、双引擎协同:抗风险能力的结构性重构
“水+茶”双品类占比达76.2%,形成互补生态:
• 场景覆盖:包装水满足基础饮水需求(家庭、办公场景),茶饮料切入休闲消费(即饮、便利店场景),提升用户购买频次。
• 风险对冲:2024年包装水因舆论冲击损失超60亿元,但茶饮料增长填补了43%的缺口,使整体营收维持0.5%正增长。
• 成本优化:水源地与茶叶产地的区域重叠(如云南同时布局茶叶初制厂和水源地),实现供应链协同降本。
这种结构优化使农夫山泉在毛利率下滑1.4个百分点(促销及原料成本上升)的情况下,仍维持28.3%的净利率,显著高于行业平均。
四、农业情怀:战略性亏损背后的社会价值
钟睒睒将“农民富中国强”纳入商业逻辑,通过农业工程实现社会价值与商业利益的平衡:
• 赣南模式:投入18年攻克脐橙黄龙病,研发无毒苗技术,使果实产量提升30%,带动当地果农收入增长。
• 茶产业赋能:在云南建立5家茶叶初制厂,将茶农日收入从40元提升至120元,同时确保原料品质。
• 科研投入:发现柑橘黄龙病可通过犬类嗅觉识别差异,为病虫害防治提供新思路,体现产学研深度融合。
这些投入虽导致短期“战略性亏损”,却构建了原料壁垒和品牌美誉度。2024年员工离职率13.9%、经销商关户率10.6%,均创三年最低,印证了利益共同体理念的成效。
五、危机应对:长期主义的韧性验证
面对2024年的舆论风暴,农夫山泉的应对策略凸显长期积累的优势:
• 供应链韧性:3个月内完成绿瓶纯净水全国铺货,依托12大水源地和138个物流仓库快速响应市场变化。
• 品牌信任沉淀:618期间仍斩获全网销量第一,消费者用购买行为投票,折射出对品质的长期认可。
• 管理层定力:钟睒睒拒绝价格战,直言“纯净水战略本不在计划内”,但坚持“把选择权交给消费者”,通过产品而非营销重建信任。
六、未来挑战与启示
- 水源争夺白热化:怡宝、康师傅等加速布局天然水,长白山等核心水源地成为必争之地,农夫需警惕资源卡脖子风险。
- 茶饮创新压力:无糖茶增速放缓背景下,东方树叶需突破口味同质化(如茉莉花味占销量40%),应对元气森林冰茶等新品冲击。
- 全球化考验:海外拓展面临文化差异和供应链重构,如何将中国茶文化输出为全球IP是关键。
结语
农夫山泉的财报不仅是财务数据的呈现,更是一部长期主义的实践教科书。从水源地到茶园,从无菌灌装线到助农工程,其以“十年磨一剑”的耐心构建商业生态,在速朽的消费市场中树立了永续经营的标杆。当短期的舆情波澜散去,真正留存的是对产品力的信仰、对产业链的深耕,以及对商业本质的回归——这或许正是中国消费品企业穿越周期的终极答案。
商派官方订阅号
领取相关报告
近期文章
- 身家飙升至870亿!寒武纪陈天石力压梁文锋、虞仁荣等,成中国AI和半导体行业首富
- 2025年消费观念转变与行为趋势全景洞察:“抽象、符号、游戏、共益、AI”重构新世代消费价值的新范式
- 2025年“出海机遇”:新兴市场快速增长,新三样品类需求持续爆增!——商派「企业跨境出海独立站B2C/B2B」解决方案
- 交个朋友2024年财报解析:GMV高增长背后的盈利突围战与战略重构
- 长期主义驱动下的“茶+水”双引擎:解码2024年农夫山泉的增长密码
- 百丽集团与美国ABG合资,获潮牌Champion全品类授权
- 视频号怎么运营?深度剖析微信视频号的内容生态、用户行为与商业潜力
- 直播电商的“复活密码”:疯狂小杨哥“三只羊”网络从顶流陨落到涅槃重生的商业启示
相关文章
产品推荐
- 品牌云店新零售商城 品牌连锁O2O新零售商城系统